這是專線最壞的時代,也是整合者最好的時代。為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,企業間加強合作,組建專線聯盟,走品牌化之路,逐漸成為物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。
競爭激烈,專線物流舉步維艱
1)傳統運輸企業轉型為物流企業
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,紛紛開設專線運輸,把沒有競爭力的運輸線路剝離,形成盛極一時的物流專線運輸,據了解,我國物流的專線、零擔市場規模高達4000億元以上。
2)物流專線主要存在三種形式
省際拼,是剛需,是運輸通道,營業額高但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。市內拼,也是剛需,營業額比較低,其實是靠商品的屬性在拼。省內拼,是介于省際拼和市內拼的一個補充,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發展方向,將來專線更多集中在這個領域之內。
3)專線物流的盈利點在于配載
配載的貨量越充足,配載用的貨車越大,盈利能力就越強。當前,我國專線運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:一是運作不夠規范;二是過度競爭明顯;三是企業規模??;四是從業人員素質偏低。
怎么辦?—轉型升級解決“小散亂差”
專線公司究竟是一個什么形象,估計腦海里會浮現出以下場景:一個門面,一臺車,或兄弟,或夫妻,或父子,能干裝卸工,也能當司機,做的了員工,當得起老板,更多的被貼上了“散、小、亂、差”的標簽。
物流專線公司的出路在哪里?目前市場混亂的主因在于集約性不強、資源散亂、總體運力大于需求。但從貨主的角度看,及時找到一個可信、成本可接受、質量較好的運力公司并不容易。所以真實的現狀是:總體運力過剩,但優質的專線物流運力遠遠不足。
物流專線,酸甜苦辣,百般滋味在其中。如何應對市場的變化,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?物流專線企業只有不盲目追求擴張,苦練內功,提升專線物流服務能力,做出優質專線,才能在變革的大環境中安身立命。